| 课程名称 | 路由型与交换型互联网技术 | 课程代号 | 1401323 | 
| 课程类型 | £素质通识 £专业统整 R专业核心 £专业选修 | 授课教师 | 金忠伟 | 
| 修读方式 | R必修 £必选 £选修 | 学时/学分 | 108/6 | 
| 是否配备 教学助理 | R是 £否 | 实践学时 | 60 | 
| 上课地点 | R校内 £校外 | 周学时 | 6 | 
| 教学场所 | £教室 £实训(验)室 R一体化教室 £生产性实训基地 £其它( ) | 
| 办公地点 | 二号教学楼509室 | 联系方式 | 13766925088 | 
| 课外答疑时间 | 周二 18:00-20:00 | 学程课程 | R是 £否 | 
| A课程描述 | 本课程旨在引领学生掌握路由与交换技术,并能正确规划网络及准确的选择和部署路由器、交换机,以熟练组建小型局域网。(目的)经由使用路由技术、二层交换技术、网络地址转换技术(历程),以完成互联网接入操作(成果)。 | 
| B教学目标 (标注 能力指标) | 1.能正确的规划用户网络; (Axc1) 2.能准确认识局域网技术、广域网技术; (Bxc1) 3.能准确地选择与安装用户网络所需要的路由、交换设备;(Exc1) 4.能熟练使用虚拟局域网技术、链路聚合技术、生成树技术、端口安全技术、访问控制列表技术管理网络;(Exc1) 5.能熟练使用路由技术实现网络互联;(Exc1) 6.能熟练建立广域网链路并将局域网安全接入广域网。(Exc1) | 
| C核心能力 | 沟通整合 (A) | 学习创新 (B) | 责任关怀 (C) | 问题解决 (D) | 专业技能 (E) | 职业素养 (F) | 备注 | 
| D课程权重 | 15% (AXc1) | 10% (BXc1) | 5% (CXc1) |  | 65% (EXc1) | 5% (FXc1) | 合计100% | 
| E教学内容 大纲 | 1.用户网络的规划。 (M1-Axc1) | 
| 2.局域网技术、广域网技术的认识。 (M2-Bxc1) | 
| 3.用户网络所需要的路由、交换设备的选择与安装。 (M3-Exc1) | 
| 4.虚拟局域网技术的认识与广播的限制。 (M4-Exc1) | 
| 5.生成树技术的认识与广播风暴的避免。 (M4-Exc1) | 
| 6.链路聚合技术的认识与链路稳定管理。 (M4-Exc1) | 
| 7.端口安全的认识与端口绑定技术的使用。 (M4-Exc1) | 
| 8.路由技术的认识和网络互联的配置。 (M5-Exc1) | 
| 9.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认识与广域网的接入。 (M6-Exc1) | 
| 10. ACL访问控制列表的认识与网络控制。 (M4-Exc1) | 
| F教学方式 | R讲授 £讨论或座谈 R问题导向学习 R分组合作学习 £专题学习 R实作学习 £发表学习 £实习 £参观访问 R其它(模拟演练) | 
| G学习评价 | 成绩项目 | 配分 | 评价方式 (呼应能力指标) | 细项配分 | 说明 | 
| 平时 成绩 | 45 | 出勤评量 | 10 | 低于6分不能获得本门课程学分。详细评量规准及评量表请参见附件1。 | 
| 实做评量 (Axc1、Bxc1、Dxc1、Exc1) | 35 | 基本分7分,低于21分不能获得本门课程学分,详细评量规准及评量表请参见附件2。 | 
| 期中 成绩 | 20 | 实做评量(Axc1、Bxc1、Dxc1、Exc1) | 20 | 根据给定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完成特定的操作15分,撰写实训报告5分;低于12分不能获得本门课程学分,详细评量规准及评量表请参见附件3。 | 
| 期末 成绩 | 35 | 纸笔测验(Axc1、Bxc1、Dxc1、Exc1) | 30 | 期末纸笔测验在学程结束后进行,主要考核路由技术、交换技术的知识。低于18分不能获得本门课程学分,各单元配分及双向细目表请参见附件4。 | 
| 档案评量 | 5 | 制作本门课本学期学习档案。具体制作要求、评量规准及评分量表请参见附件5. | 
| H进度表 | 学时 | 单元名称与内容 | 能力指标 | 教学目标 | 
| 10 学时 | 单元1规划用户网络 1-1认识局域网技术(E-2) (1)网络分类 (2)网络传输介质 (3)网络数传的方法 1-2认识广域网技术(E-2) (1)认识OSI七层结构 (2)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 (3)认识TCP/IP分层模型 1-3规划IP网络(E-1) (1)IP地址的作用 (2)IP地址的表示 (3)划分子网 (4)认识IP地址和掩码的作用 | Axc1 Bxc1 | M1 M2 | 
| 10 学时 | 单元2管理交换机 2-1选择和安装交换机(E-3) 2-2管理交换机(E-3) (1)带外管理交换机 (2)管理交换机配置文件 (3)带内管理交换机 | Dxc1 | M3 | 
| 22 学时 | 单元3运用交换技术管理园区网 3-1划分VLAN(E-4) (1)认识虚拟局域网(VLAN) (2)管理单交换机VLAN (3)实现跨交换机VLAN间通信 3-2任务二使用生成树技术(E-6) (1)认识生成树 (2)使用快速生成树技术避免广播风暴 3-3使用链路聚合技术管理园区网(E-6) (1)认识链路聚合技术 (2)运用链路聚合技术实现链路稳定 3-4实现端口安全(E-7) (1)绑定MAC地址 (2)使用AM管理访问 | Bxc1 Exc1 | M2 M4 | 
| 8 学时 | 单元4管理路由器 4-1选择路由器(E-3) 4-2维护路由器(E-3) | Dxc1 | M3 | 
| 30 学时 | 单元5使用路由技术连接网络(E-8) 5-1 配置直连路由 5-2 配置单臂路由 5-3 配置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互访 5-4 实现三层交换机VLAN间互访 5-5 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 5-6 配置RIP 5-7 配置OSPF | Exc1 | M5 | 
| 28 学时 | 单元6接入广域网 6-1配置NAT(E-9) 6-2配置标准访问控制列表(E-10) 6-3配置扩展访问控制列表(E-10) 6-4配置三层交换机DHCP服务 6-5配置VPN | Exc1 | M3 M6 | 
| I指定教材 | 《路由型与交换型互联网基础》.程庆梅.电子工业出版社.2014 《路由型与交换型互联网基础实训手册》.程庆梅.电子工业出版社.2014 | 
| J参考书籍 | 《路由交换技术》赵治东.清华大学出版社.2011 《路由交换技术CCNP_思科认证教材》.思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.2006 《HCNP路由交换实验指南》.华为技术有限公司.人民邮电出版社.2014 | 
| K先修课程 | 《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》 《网络综合布线》 | 
| L教学资源 | 1.课上与课下共享《路由型与交换型互联网技术》PPT、视频、网络资料、国家级精品课网站、相关路由与交换案例PDF实训手册; 2.课上使用神州数码Linkmanager-netcollege网络教学实训平台及相关网络设备的真实教学环境学习相关技术; 3.课后Cisco packey Tracer仿真系统、华为仿真系统、H3C仿真系统等巩固练习。 | 
| M注意事项 | 1.本课程大纲进度表部分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调整。 2.请尊重知识产权,不得非法影印 |